轴承的设计

2016-06-13 08:39   点击数:  发布者:admin

一  整体规划设计主轴的轴承轴径大小

    1):考虑主轴通孔直径,这样就是查找市场上流通的中空油压缸与筒夹(或者自己制作不一样的油压缸来确定通孔),至于三爪不用考虑,在市场上的主轴一般都是425262等,这些考量可以变换,比如42的主轴可以制作到46,,这是由于油压缸的拉杆联建螺纹尺寸来考虑.。拉杆的壁厚选择3~5mm位比较合适

    现在以42~46型主轴来做示范:

  市场上的这类型油压缸与筒夹之间的拉杆连接螺纹M55(亿川),这样一来就可以得出那个通孔直径d>55mm,。考虑到主轴制作时热处理会变弯,则拉杆与主轴间隙单边0.5~1.0mm,那么通孔直径应该在5657mm

大家也可以去查52类型的,那拉杆的螺纹是M60

台湾的有M50的油压缸,所以计算都有不同的数值,我这以亿川来举例

    2):考虑主轴的最小外径D

   其实这个东西考虑经济性,一般都是在通孔的基础上计算:d<0.7D。这个0.7的系数是材料力学上的一个空心轴刚性变化没有减少多大的系数。    (注:有一些人认为这个0.7的系数太大了,认为0.6为好,这就看个人爱好了)。
    以上边范例,可以得出
Dmin>80Dmin>81.42mm。得到了最小外径后,我们就可以计算前支撑轴承的轴径。在主轴设计时,一般考虑主轴的稳定(即台阶变换),那么两轴径间的变化都在10~15之间,那么最大的轴径则是D+10D+15,轴承的内径一般是以05为标准的,所以D=>90D=>95(取整),这就是可以选择最小内孔直径轴承了

  要是设计52型的那D>88.57,轴承没有小数点的,这就取D>90mm的轴径了,D=>100

注意:这里边那个空心率0.7;大家一定注意,这个是为以后计算那个主轴的抗弯截面做准备的,所以大家设计时,空心率不要尽量不要大于0.7.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K/K=I/I=1-(d/D)4

 

二  计算主轴的切削功率与最佳跨距

  这个在一般的书本上都会有切削功率与前轴径(D前)的参考表格:mm

切削功率/KW

1.47~2.5

2.6~3.6

3.7~5.5

5.6~7.3

7.4~11

11~14.7

车床前轴径/mm

60~88

70~90

70~105

95~130

110~145

150~190

最大加工直径Dmax一般以前轴径(D前)来决定的: 0.25Dmax=D前;(这个是大概的)(也有的是选 0.2Dmax=D前)

     主轴点支撑点这个有不同的看法:

图片 

   数控主轴的设计中,皮带轮在后端,则悬伸为a;前边夹头的悬伸量为a

     在大家的设计中关于的值从轴承的那边计算开始,这个各有个的说法,有的人认为支撑点在轴承间距的三分之一处,或者说上图的那个以轴承的斜角到中心线处为支撑点,而我这边一边以轴承的端部为基准做为支撑点,主轴的跨距就是两组轴承之间的间距了L

   对应的数值,在规划时要求a=0.6~1.5D,这个在比较比较多的书本上有讲,这个公式是对设计防水考量很重要,a悬伸的多,那么前端的迷宫环就可以做的更好。但是这种设计中,并没有考虑到主轴前端加筒夹或三抓时的悬伸,所以我这的建议是a=0.4~0.5)D,这样一来就可以考量L的最佳跨距了

而算跨距时,这就提前验算轴的强度校核,这个和选择的功率有关,上边那个切削功率与前轴径(D前)的参考表格选一个,按照许用切应力公式:

图片  或 图片

其中

d:轴的直径(mm)      T:轴传递的额定转矩(N.mm)   T=P/n*9.55*10

P:额定功率(KW)     n:转速(r/min)

[τ]:轴材料的许用切应力(MPa)   A:按[τ]而定的系数

γ:空心轴的内径百分比(γ=d/D)

  几种常用材料的[τ]许用应力及A的值:

轴的材料

Q235A ,20

35

45

40Cr,20CrMnTi

[τ] /MPa

12~20

20~30

30~40

40~52

160~135

135~118

118~107

107~98

 

比如上边选者的γ=0.7,选发那科β8的电机最大功率11KW,电机基低转速1500rpm,选用45号钢

那么可以计算出:

图片=     图片 =30.17mm

这个就得出了所需要的轴大小,如果大家采用皮带轮减速比,那么n =i*n0

这数值是个最小的。大家一般选用的时候,而按照经验,我都会采用个像书本上说的工矿数字K,而我一般对数控车选择K=2.5~4,小型的数控(只能装弹性夹头)K=1.5~2.5。那么,安装三爪夹头的数控就可以得出d75mm,要是装弹性d45mm

而后就可以按照轴的大小来选择轴承的规格。主轴的轴承排布一般都是前二后二,或前三后二,选择好轴承后,就可以按照轴承书上的组合轴承刚度KK来计算最佳跨距,按照主轴最佳跨距的计算线图来计算,得出最佳跨距L

综上所得的数值LaD前、D后、dK前、K后、就可以计算出主轴的刚度了

1/K=a^3/3EI(1+L/a)+1/k{(1+K/K)(a/L)^2+2a/L+1]

按照计算出来的刚度,就可以与切削工件受力的分析主轴的精短是不是达标

返回